當前位置:祛風除濕外用藥膏>新聞中心>行業動態>橡膠膏劑
橡膠膏劑
橡膠膏劑指藥物或藥材提取物與橡膠為主的基質混合后,涂布于裱背材料上的外用劑型。
【特點】
(1)橡膠膏劑粘著力強,不預熱可直接貼于皮膚。
(2)不污染衣物,攜帶使用方便。
(3)但膏層較薄,藥效維持時間較短。
【制備方法】
一、除另有規定外,固體藥物先用適宜的方法粉碎成細粉,或溶于適宜的溶劑中。
二、藥材提取物應按各該品種項下規定的方法進行提取。
三、橡膠膏劑一般的制備方法有以下二種:
(1) 取橡膠洗凈,在50~60℃加熱干燥或晾干,切成塊狀,在煉膠機中塑煉成網狀薄片,消除靜電18~24小時后,浸于適量汽油中,待溶脹后移置打膠機中,攪勻,分次加入凡士林、羊毛脂、氧化鋅和松香等制成基質,再加入藥物等,攪勻,涂膏,蓋襯,切片,即得。
(2) 取橡膠洗凈,在煉膠機中塑煉成網狀薄片,加入油脂性藥物等,待溶脹后再加入其他藥物和立德粉或氧化鋅、松香等,煉壓均勻,涂膏,蓋襯,切片,即得。
四、每片的長度和寬度,均不得小于標示量。
五、橡膠膏劑膏面應光潔、厚薄均勻、色澤一致,無脫膏、失粘現象.布面應平整、潔凈、無漏膏現象。蓋襯兩端應大于膠布。
六、橡膠膏劑應密閉,置陰涼處貯藏。
橡膠膏劑
【含膏量】
取供試品2片(每片標示面積大于35cm<2>,切取35cm<2>),除去蓋襯,精密稱定重量,置有蓋玻璃容器中,加溶劑( 如氯仿、乙醚等 )適量,浸漬,并時時振搖, 待布與膏料分離后將布取出,用上述溶劑洗滌至布上不殘附膏料,揮去溶劑, 置105℃烘箱中干燥30分鐘,移入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,精密稱定,減失重量即為膏重,按面積換算成100cm<2>的含膏量,應符合各該橡膠膏劑項下的規定。
【耐熱試驗】
除另有規定外,取供試品2片,除去蓋襯,置120℃烘箱中加熱30分鐘,放冷后,膏背面應無泛黃及滲油現象;用手指觸試膏面,應仍有粘性。
【外用膏劑】
外用膏劑中的軟膏與膏藥在中國應用甚早。在《黃帝內經》(素問)“癰疽篇”中已有“疏砭之,涂以豕膏”的記載。漢代名醫華佗在施用外科手術后,常習用“神膏”以促進傷口愈合。晉代葛洪所著《肘后備急要方》中有用豕脂、羊脂等與藥料煉制膏劑的記載;同一時代龔慶宜著的《劉涓子鬼遺方》和齊·諸澄著的《褚氏遺書》中對皮膚科用藥方面均有重要發展,其中有多種“薄貼”的記載,已較廣泛地應用皮膚吸收良好的動物脂肪作為軟膏基質。唐代孫思邈著的《千金翼方》載有“烏麻膏”方,其組成有生烏頭、麻油、黃丹及蠟。制法為“內油銅器中,微火煎之,至明旦看油減一分,下黃丹,消盡;下蠟令沫消以膏成……”由此可見,當時已有了制備膏藥的方法。宋代,由陳師文等撰、宋朝廷頒布發行的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中,丸、散、膏、丹等中成藥已趨完善。外用膏劑到明、清兩代更有發展,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《本草綱目》中已有40多種劑型,其中膏劑品種也不少;清代吳師機著的《理瀹駢文》是一部論述膏藥的專著,對膏藥的方藥、應用、尤其在制備工藝上均進行了較完整的總結,并有進一步的發展提高。如膏藥種類,已不是單純使用油脂與樟丹,而又創制出白膏藥、膠膏藥、松香膏藥等。 外用膏劑不僅在中國創用很早,而且在國外應用亦比較早。尤其是近代,在軟膏的基質與制法、橡皮膏等方面有了較快的發展。
【軟膏劑】
軟膏劑系指將藥物加入適宜基質中,制成容易涂布于皮膚、粘膜或創面的半固體外用制劑。 軟膏劑在生產與貯藏時均應符合下列各有關規定。
①軟膏劑常用的基質,有凡士林、液狀石蠟、羊毛脂、蜂蠟、動物油、植物油、單硬質酸甘油酯、十八醇等及其混合物。根據氣溫高低,可添加適量石蠟或液狀石蠟調整基質的軟硬度。某些基質中可加入乳化劑制成乳劑型軟膏,使藥物易被皮膚吸收,并易洗除。
②供軟膏劑用的固體藥物,除另有規定外,應預先用適宜方法制成細粉,全部通過6號篩。
③軟膏劑應均勻、細膩,涂于皮膚上應無粗糙感,并應具適當的粘稠性,易涂布于皮膚、 粘膜上而不融化,但能軟化。
④軟膏劑應無酸敗、異臭、變色等變質現象。必要時可加適量防腐劑使其穩定。
⑤軟膏劑所用的包裝容器,不應與藥物或基質發生理化作用。
⑥除另有規定外,應置遮光容器中密閉貯存。
【膏藥】
膏藥系以食用植物油與黃丹或鉛粉等經高溫煉制成的鉛硬膏為基質,并含有藥物或中藥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劑。
膏藥是中國制劑中的一種傳統劑型,早在晉代葛洪所著的《肘后備急方》中巳有油、丹熬煉而成“膏”的記載。劉宋《劉涓子鬼遺方》中亦有多種“薄巾”的記載,“薄”指軟膏,“貼”指膏藥。唐、宋以來對膏藥的應用更加廣泛,清代吳師機所著《理瀹駢文》為膏藥在應用方面的專著,目前中醫臨床及民間仍然廣泛使用膏藥。
膏藥常應用于消腫、拔毒、生肌等外治方面;但它通過外貼,還能起到內治作用,如驅風寒、和氣血、消痰痞、通經活絡、法風濕、治跌打損傷等。《理瀹駢文》上論及膏藥的作用時,有“截”“拔”之說,謂“凡病所集聚之處,拔之則病自出,無深入內陷之患;病所經由之外,截之則邪自斷,無妄行傳變之虞”。
膏藥的種類有多種,以油與黃丹為基質的為黑膏藥;以油與宮粉為基質峋為白膏藥;以松香等為基質的為松香膏藥。常用的是黑膏藥。
【質量要求】
①老嫩應適宜,貼于皮膚上要有適宜的粘性及不移動位置。
②外觀應油潤細膩,對皮膚應無刺激性。
③同種膏藥的攤涂量應一致,其重量差異限度不超過±5%(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純膏藥重量)。
④在常溫下保存,兩年內不變質,不失去粘性。
本文轉自百度百科
-
03
2017-07上一條:膏藥一般貼多久效果好膏藥一般貼多久效果好?這個要看膏藥是哪方面的,有的膏藥吸收快、有的吸收要慢,不過大部分的膏藥一般情況下貼八個小時基本上藥... -
07
2025-01下一條:落枕貼藥膏有用嗎落枕貼膏藥是有用的,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比如一些消炎鎮痛的膏藥,能夠消除局部的炎癥性致病因子,緩解疼痛。也可以使用一些...